静坐并不是玄学,它是一门通过调整身形、呼吸与意念,来疏导内在气脉的实践学问。当修炼日久,气脉渐渐通达,虽然未必能立刻达到传说中的“寒暑不侵”,但寻常的疾病,已能在气机的自然流转中悄然化解。
一、 静坐祛病的原理在于“通”与“排”
1.通,是通经活络。我们的经络如同山川河流,负责输布气血至全身。一旦体内发生堵塞,瘀滞便生,疾病便来。静坐时,身体处于安定的状态,精神内收,促使内在气机自行寻找并冲开瘀堵,使气血重新顺畅周流,恢复脏腑机能。这即是“不药而愈”的核心。
2.排,是排解毒浊。无论是西药的化学成分,还是食物的偏性,在道医看来都属“药毒”,会在体内残留,产生副作用。再一个中医的外感六邪(风寒暑湿燥火),内因七情(喜怒哀乐悲伤恐)六欲(眼耳鼻舌身意)治病导致的瘀堵都称之为毒。静坐时,旺盛的气血运行像一场内在的大扫除,能将积存的这些毒浊之气,通过汗液、二便等渠道排出体外。因此,长期静坐者会发现,平时用药效果也更为显著,因为身体这个“容器”已变得洁净。
二、如何静坐?因病而异,择法而修
静坐之法,并非一成不变,需依据个人的身体状况与病情来选择,这正是中医“辨证施治”的精妙之处。
1.身体虚弱或重病者,不必强求盘坐。可采用卧式,以最放松的姿态涵养元气。此法虽效缓,但如细雨润土,能于无声中滋养根本。
2.意念的选择是关键:
🌱🌱心神不宁、杂念纷飞者,可选择“良性意念法”,如观想温暖的阳光、潺潺的溪流,引导气机温和流转。
🌱🌱难以入静者,可采用“意守法”,将意念轻轻守于一处,如丹田,以此锚定心神,汇聚元气。
3.针对不同病证,更有细致的导引:
🌱🌱 心脏病、高血压:重在“放松”。通过有顺序地放松身体每一处,引导上亢的肝阳下降,使心神安定。
🌱🌱肠胃不适:宜“意守丹田”。丹田乃气海,能培补先天元气,增强脾胃运化之力。
🌱🌱神经衰弱:可用“数息法”。通过专注地数呼吸,将散乱的心神收回,使阴阳重归平衡。
3.以神化癌:静坐的深层疗愈
对于各类顽疾,静坐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力。中医认为认为,一切坚凝肿物,无非是气、痰、血的顽固瘀结。药物难以攻破的,有时“神”可以。
当修炼者能沉心静气,将精神长久地凝聚于病灶之处,便是在调动全身最精纯的气血能量,持续不断地温养和冲刷那块瘀堵。这过程,如同阳光融化坚冰,虽缓慢却持续有力。假以时日,顽结便能日渐消融。这并非奇迹,而是“精神内守”之后,“真气”自行攻邪所展现出的强大自愈力。
静坐,归根结底,是回归生命本然状态的一种修行。它不向外求,只向内寻。通过最简单的姿势,最自然的呼吸,唤醒我们身体里本有的神医——那套精密而强大的自我修复系统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网股票配资门户,配资专业在线炒股配资,股票114在线配资查询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